炎黄艺术馆解读“刘海粟与中国洋画运动”
2009年8月7日,炎黄艺术馆推出“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系列·刘海粟大型艺术展”的首次学术讲座——“刘海粟与中国洋画运动”。此次学术讲座的开办,标志着民生银行捐助运营的炎黄艺术馆在文化艺术的研究、传播与普及方面,开始了多形式、多层面、多角度的探索。
此次讲座,炎黄艺术馆聘请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李超为主讲人,他主要对1910年代至1940年代刘海粟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留下的重要文献进行了解读,尤其是对20世纪前期中国洋画运动时期的珍贵文献进行了阐述。
李超教授将中国洋画运动时期刘海粟的相关活动划分为八方面的内容:一, 西画钩玄;二, 艺术叛徒;三, 全国美展;四, 欧游之变;五, 日法体系;六, 欧游展览;七, 融合重心;八, 长城之路。在每一段历史内容中,都有若干颇具爆发力的艺术事件。这些艺术事件,都与文化传播的形式密切相关,李超教授认为刘海粟本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了这些文化传播的策划。这些文化传播,均有鲜明而富有特色的概念,比如“写生革命”、“艺术叛徒”、“欧游美术”等。在李超看来,20纪世前期中国洋画运动时期尚有一些珍贵文献目前仍处于未解状态,需要认真加以研究。
(唐诗素描)
延伸阅读:
____
- 热图放送
- 随机图片